查看原文
其他

“一带一路”上的湖南人:在沙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船厂

点击名片,关注湖南国际频道,世界潮我看!



“苍官影里三洲路,涨海声中万国商。”一句宋诗,吟唱出了千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繁华。如今,历史与现实交汇,极具新时代内涵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沙特阿拉伯“2030愿景”计划与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供了完美的现实契合点,梦想与荣光在济渡沧海的云帆之间再一次熠熠生辉。



沙特国王港项目是沙特“2030愿景”国家改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级船厂,每年可建造4艘海上钻井平台和超过40艘各类船舶,可为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,使沙特由“国油国运”进一步升级为“国船国造”,作为沙特经济转型新的着力点,其意义十分重大。



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宏伟历史浪潮中,扬帆出海的湖南建设者们与蔚蓝富庶的波斯湾,不期而遇。



“一次性验收通过率99.7% !”在电话里,在沙特国王港项目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湖南伢子尹世平显得底气十足,家住天心区的他,今年是他在海外工作的11个年头。



作为沙特国王港项目的业主方,沙特阿美石油公司(以下简称沙特阿美)以严苛的质量标准和精细的管理要求而闻名世界。


沙特阿美对质量的要求很“结筋”(长沙俚语:难缠的意思),这对于一直保持质量高标准的尹世平来说不算难事,但要同时协调管理讲述汉语、英语、阿拉伯语多个语种,来自多个国家的200余名质量监控员工,的确是个挑战。


“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,文化地域背景不同。”尹世平摸索出路子,“首先要过信任关,要让他们相信中国的标准。”


一次,业主下达一项钢结构油漆颜色不合规的问题。仔细了解之后尹世平发现,是我方施工团队按照防火要求对标准进行了升级,其实是高于外方标准的,但外方业主依旧坚持特定颜色。很多构件已经完成安装,重新安装将耗费巨大人力物力。为了说服业主,尹世平找来外方规范和我方规范进行一一比对,并且通过实际操作例子讲解。这时外方业主拍了拍脑袋,会心一笑表示尴尬,并对尹世平的坚持竖起大姆指。


说到这里,尹世平骄傲地告诉记者,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了46万余次的检验活动,一次合格率为99.71%。他说,这是中国工程质量标准在海外的生动实践,也证明了中国标准的可靠。



沙特阿拉伯95%的国土是沙漠。每年的5月至9月为高温季节,这期间降雨量基本为零。项目在沙漠和海洋之间,衍生出令人“窒息”的气候,白天气温可以蹿到50℃,而晚上湿度又会超过60%。白天热,晚上湿,挑战着参建人员的生理极限。


1987年出生的汤宇老家在益阳,是项目土建经理。他们负责的国王港项目P6标段D1海山钻井平台制造区,施工进展是业主沙特阿美方密切关注的核心事项。



也是在这里,湖南人的“霸蛮”,让业主方也不得不另眼相看。


去年,面对疫情影响导致的工期滞后,汤宇主动请缨,承担起国王港项目P6标段D1区指挥长工作。斋月期间,外籍员工工作效率明显下降,汤宇当起了“外交官”,和人力公司、设备租赁商多方联系,在施工现场与员工当面沟通,动员了300多名工人克服困难全天出勤。


汤宇每天一大早都会带着外籍工程师SHAHID在施工现场巡查。最高峰的一周,汤宇几乎天天住在了现场,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。他和SHAHID经常顾不上吃喝,和现场工人打成一片。这个晒得黝黑的中国人,逐渐成了工人的朋友,也成为工人口中最亲切的“哈比比”(阿拉伯语,“兄弟”的意思)。



在他“五加二、白加黑”的努力下,团队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“攻坚战”,用短短1个月完成正常情况下3个月才能交付的工作量,最终拿下了这个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确保了这个“世界最大船厂”项目的如期稳步推进。




监制/任帅

主编/谌伟春

编辑/李蕾蕾、曾千千(实习)

来源/长沙晚报·掌上长沙


// 往期精彩 //

👇




元首外交|中非再“湘”见,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




C919商业首飞成功!外媒:“里程碑”事件!




全球第一!在这个数据上,中国超过日本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